好文分享~~

29500361796_6673a9eeca_b.jpg

天氣即將轉涼,涼涼的天氣裡吃熱騰騰的火鍋時,加入大量的大白菜是一大享受,產季從秋季開始到隔年5月的大白菜富含豐富營養,有著各種維生素、礦物質,還有著美國癌症醫學會公佈排名第二名的抗癌效果,此外100公克僅只有14大卡,在蔬菜當中也屬於熱量極低的食材,可輕鬆補充營養又無負擔!

 

提高免疫力預防高血壓 還可防癌抗癌

 

大白菜中富含維生素C、鉀、鈣、鎂以及膳食纖維等各種營養,維生素C是提高免疫力及對抗壓力十分重要的維生素,鉀能排出體內的鈉幫助預防高血壓,膳食纖維則能夠幫助整腸,改善便秘排出體內囤積毒素,此外,化合物異硫氰酸酯,則是近期十分受到矚目的成分。

 

根據美國范德比大學Sarah J. Nechuta博士研究,大量食用十字花科蔬菜,可減少罹癌風險,研究團隊更長期追蹤了4886名,發現大量食用大白菜、高麗菜、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患者,生存率較高,乳癌復發的風險也降低了35%。博士表示,這種效果來自於十字花科蔬菜當中的吲哚、異硫氰酸酯等植物化學物質。

 

養肝排熱防貧血 腹瀉時避免食用

 

日本管理營養士北川美雪則指出,硫代配醣體(glucosinolate)能夠提高肝臟解毒效果。大白菜還具有排出體內多餘的熱的效果,而維生素C可預防感冒,因此是有感冒徵兆時,十分適合食用的食材。此外,白菜當中的鈣能舒緩焦躁,並還有能預防貧血的鐵質。

 

大白菜雖然富含營養,卻屬於寒性食物,因此如果食用過量恐造成腹瀉。此外由於大白菜中富含纖維,會促進腸胃蠕動,如果已經有腹瀉情況時,食用大白菜反而會造成腸胃的負擔。

 

《大白菜這樣吃》

 

大白菜具有味道清淡的特徵,因此十分適合與其它的食材搭配,北川表示,這些組合不僅吃起來美味,從營養的角度來看也是相當適合的組合。

 

白菜+豬肉 

豬肉中的維生素B1能消除疲勞,維生素C則能提高免疫力,有助於提高精力。

 

白菜+牛奶 

牛奶和大白菜都含有鎮靜焦慮的鈣質,此外大白菜當中的維生素C和鉀都很容易融於水中,和加了牛奶的湯一起食用既能暖身,又能提高營養的吸收。

摘錄自:https://www.everydayhealth.com.tw/article/13133#0910ev

 

 

 

文章標籤

艾尼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健康資訊分享~~~

 

40歲男性上班族,近視1000度,平常多待辦公室,沒做眼睛防曬,近來發現視線朦朧,就診才發現因光線傷害已嚴重白內障,必須開刀救視力。

根據調查,94%台灣民眾了解紫外線會對眼睛造成傷害,與馬來西亞、泰國並列第一,領先中國、香港、印尼、菲律賓等地,但會採取直接護眼措施的人僅佔45%

萬芳醫院眼科醫師林珂如今天表示,民眾多了解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,會做好防曬,卻忽略眼睛防曬。紫外線中的UVB是短波長,在眼角膜會被吸收,可能導致光害性角膜炎,眼睛容易畏光、流淚、張不開或很乾澀必須不斷眨眼。

林珂如說,UVA則是較長的波長,會穿過眼角膜到水晶體。水晶體有很多蛋白質,吸收紫外線後會氧化變性、變混濁,導致光線無法順利聚焦到視網膜上,對視力造成影響。

她表示,氣象局一般建議,紫外線強烈時在太陽下曬1520分鐘就會受傷,但眼睛不像皮膚有角質層保護,可能曬一下就會出狀況。

上班族常自認待在辦公室,不需要防曬;林珂如說,民眾習慣在紫外線最強的中午時間外出用餐,雙眼直接暴露高強度紫外線;或很多開車族,認為車內等同室內,但紫外線還是會穿透車窗玻璃射入眼球;高近視族因眼睛條件已是容易退化的一群,若沒做好眼睛防曬,更容易導致白內障。

有些小孩會點散瞳劑預防近視,林珂如說,點了散瞳劑會阻斷瞳孔遇光收縮的反射,導致光線會一直進入眼球,有點散瞳劑的小朋友更要注意眼睛防曬。

林珂如說,大部分人都有因日曬造成眼睛不適經驗,但因角膜有自體修復能力,除非曝曬很多,否則只要多閉眼休息,12天可康復,或點沒有防腐劑的人工淚液,舒緩不適。

她說,門診上則較常看到民眾到海邊玩,曝曬一整天下來眼睛受不了,刺到張不開;或有些人常常眼睛不舒服,詢問生活習慣後追溯也可能是光害惹禍。

林珂如說,民眾外出應帶遮陽傘、遮陽帽、戴墨鏡,有近視的民眾如果認為多帶一副眼鏡麻煩的話,也可選擇鏡片可跟隨紫外線強度變化的變色鏡片。

 

摘錄自: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7%9C%BC%E7%9D%9B%E6%B2%92%E9%98%B2%E6%9B%AC-%E9%AB%98%E5%BA%A6%E8%BF%91%E8%A6%96%E7%94%B7%E5%BE%97%E7%99%BD%E5%85%A7%E9%9A%9C-032624639.html

文章標籤

艾尼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好文分享~~

28226904473_21f321439f_o.jpg

從2012年開始,台灣年年蟬聯亞洲肥胖人口比例第一名的「王座」。依據國健署調查,男性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將近五成(48.9%),女性也將近四成(38.3%),連國小中學童過重及肥胖比率都達三成左右,堪稱「亞洲第一胖」。

 

肥胖的另一個意義就是代謝不良,根據衛福部最新的十大死因統計數據,與代謝症候群有關的高血壓等疾病,其死亡率加總後約為31.5%,竟超過癌症的28.3%!過重問題已經不再只是美觀那麼簡單,它影響的是全身的健康問題。

 

30歲後再也瘦不下來,慢性病也從此開始

除了家中的過重兒比例過高,麻煩的是,彷彿年過30,腰腹部贅肉就像揮之不去的夢魘,不管是小腹婆媽媽或大肚腩爸爸。許多人立志瘦身,職業婦女媽媽一天只吃一餐,愛應酬爸爸假日瘋狂上健身房,腰圍卻一吋也減不下來。

 

事實上,讓身體代謝一路下滑的主要原因,就是大多數人並不以為意的錯誤生活作息!三餐不定時、不吃早餐、便秘或是排便力退化、熬夜、加班......這些作息問題都會導致腸道內菌相失衡、壞菌肆虐,讓腸道加速老化又骯髒!

 

當腸道內壞菌多又汙穢不堪、不能吸收營養時,反而是體重飆升的開始。蓄積在體內的老舊廢物無法排出,血液又髒又濃稠,細胞無法正常吸收和使用營養素,便轉化成脂肪囤積在各處,不但讓身形繼續變胖,更成為內臟和心臟、血管的負擔,進一步引發各種慢性病。

 

瘦不下來? 因為腸道太糟根本無力消化食物

日本的腸道專家小林弘幸說,腸道是造血的起點,更是全身營養的源頭。因此,當你讓腸道環境變髒,首先,腸道細胞自己會開始營養不良,接下來,好壞菌失衡,消化、吸收的功能變差,就算吃進再多食物也無法有效利用。

 

這時就像在腸道工廠面前堆了一堆食物,但腸道根本沒有力氣處理,食物無法消耗,毒素、廢物越堆積越多;身體細胞無法獲得營養和能量,身材也就開始發胖,各種疾病也隨之上身。

 

順腸飲食 打造你的「易瘦腸」!

日本腸道菌權威,被稱為便便博士的辨野義己有一套非常有效的順腸飲食,且經他身體力行之後,不僅體重大減10公斤,體脂肪更少了11%。

 

增加腸內好菌:

1.每天飯後必喝益菌飲品(如優酪乳)200c.c以上。

2.多吃腸道益菌喜歡的寡糖,如香蕉、蘋果、牛蒡、大豆、洋蔥中都富含寡糖。

3.多喝綠茶。

4.常吃整腸好食,例如納豆、味噌、鹽麴。

 

腸道大掃除:

1.每天都要吃豐富的膳食纖維。

2.守住1份肉、3份蔬菜的黃金比例。

3.盡量將蔬菜加熱後再吃,並喝下煮菜的湯。

4.多吃堅果、果乾。

 

順腸飲食 打造「易瘦腸」!每天飯後必喝優酪乳

 

幸福腰圍   得從「腸」計議

不管是成長期過胖兒童、爸爸的腰圍、媽媽消不下來的小腹…想瘦都要先從整腸做起。除了時時提醒自己盡量減少作息不良、定時運動,在日常的飲食上更要避免眾多垃圾食物、過於油膩及精緻食物,全家大小更要天天補充大量膳食纖維及腸道好菌,才有辦法從根本提升代謝力,讓腰圍成功減吋!

 

摘錄自:https://www.everydayhealth.com.tw/article/12907

 

 

文章標籤

艾尼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